作者:杜谔
【资料图】
“无接触式社会”的来临
理论上讲,在工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会更加便捷,联结性会越来越强,但是,现代社会是如何变成了一个“无接触式社会”的呢?
近期,“万有引力”出版了德国著名记者、作家伊丽莎白·冯·塔登《自我决定的孤独:难以建立亲密感的社会》一书。本书德文书名直译的话应为“无接触式社会”。在本书第一章,作者即强调并论证了“接触”特别是身体接触对于作为哺乳动物的人类的重要性,接着便探讨了“无接触式社会”是如何产生的,并进一步思考如何改造这一“无接触式社会”。
在当今时代,流动(城市、陌生人)社会、“身份”社会、个体化社会、数字社会的发展共同创造了这个“无接触式社会”。在这一社会形态当中,个体权利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社会一定程度上为个体创造了选择“孤独”的自由,但具有悖论性的是,同时也使得个体之间的亲密感越来越难以建立,个体在获得权利与自由的同时似乎又陷入“自我决定的孤独”之中。这构成了现代性这枚硬币的两面。
难以建立亲密感
“个体本位”是现代性发展过程中确立的基础价值观念,不过,这一价值观念从在理念上被证实到在实践中被广泛接受跨越了很长一段历史时间:18世纪,启蒙思想家从哲学层次论证了个人权利的自然与道德情感基础。二战后,《世界人权宣言》的发布使得人的基本权利需要受到保障成为一个基本原则,特别是人的身体不可侵犯成为现代人的基本权利之一。今天,“个体化社会”的发展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发展趋势。
“个体化社会”同时还是一个大流动社会。大众或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与更体面的生活,或为了摆脱家庭、集体的束缚,纷纷涌入城市,在拥挤的城市中与他人发生更为密集的接触。早在20世纪初,社会学家齐美尔就敏锐感知到了大都市的发展对人类互动关系带来的巨大影响:“身体出于不同原因发生接触的同时,会以仇恨和反抗的形式表现出默默的反感,以及互相之间的陌生和厌恶。”于是,进入城市的大众拼命获取更高的收入,以获得更大的生活空间,与他人拉开距离。避免身体接触,保持距离,以免被突然的、无法掌控的亲近所伤害,或者避免自己去侵犯别人,成为许多现代人的生活原则,此即所谓“边界感”。
数字社会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资本操纵下的新兴社交媒介,为现实中渴望“孤独”或被迫“孤独”的人提供了出路。由哲学家马蒂亚斯·凯特纳组织的研讨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数字世界中,我们很容易打消自己对他人的兴趣,因为害怕会被可能出现的某种现实威胁。现实总是显得虚无,不完美,让人害怕,毛骨悚然。使用电子设备的人在抵御“生活令人恐惧的一面”时,时常感到无助,这让人不快。对数字设备的依赖,会减少移情的能力,使人习惯于身体接触的缺失、离群索居的强大影响力以及对虚拟生活的偏爱。这种依赖会加强人的自恋、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方式和对自我的美化。
自我决定的孤独
如作者所言,在现代社会,身体从法律、政治和日常生活方面获得了多种形式的保护,相互之间拉开了距离,并且可以避免非自愿的接触。但是,资本与市场却将身体商品化,让我们沉迷于改造、美化自己的身体,在此过程中我们却越来越丢失了自我。数字化的资本社会也让我们相互触摸的欲望由电子产品作为中介来满足——从技术层面而言甚至是更好地满足。虚拟的存在代替了真实的身体接触,让我们可以与所有无法忍受的靠近保持距离,与他人的身体及他人身体危险的扩张,与那些无法计划、让我们感到厌恶的一切保持距离。我们不愿意要的、要丢掉的,可以统统用鼠标点掉。
然而,对于脆弱的人类来说,疼痛是让人能够感知自己生命的方式。但在“后现代社会”中,个体可以有更大的自由与选择逃离现实中的亲密关系,逃逸进个体化的世界特别是虚拟现实世界,舒适地与世隔绝,舒舒服服地对一切充耳不闻,让所有可能的痛苦都无法靠近。为了避免“痛苦”与结束而拒绝一切开始于真实的“快乐”。而当人陷入“孤独感”之中,这种孤独感又会进一步加剧个体与社会的脱钩。这正如齐美尔所言:感到孤独的人,对于可能的社会威胁戒备心更强,他们会更胆小,对人更有敌意,并且精神也更紧张。这种人会始终保持警惕,对亲近他人的渴望也会更强烈,但是一旦他人靠近,他们又更容易感受到威胁。
于是,对于现代人而言,孤独成为“自我决定”的悖论式困境。如何打破这种困境,在本书第四章最后一节,作者从社会学家哈特穆特·罗萨的《共鸣》出发,提供了一个“老生常谈”的出路:不受伤害,能够被人靠近,自愿与他人靠近,对于那些将要发生的事保持开放的心态。“在冰上舞蹈”是作者在本书结语部分给出的建议,问题是,有了更多、更“舒适”的“逃逸”通道后,谁会愿意真的去冰上舞蹈呢?
人类学家项飙近年来提出了“附近”这一概念,认为“附近的消失”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发展趋势,是现代人面临的一个困境。这与本书作者所提出的“无接触式社会”有异曲同工之妙。或许,如项飙所言,重建“附近”是现代人走出“自我决定的孤独”的一条可行的、相对具象的路径。(杜谔)
上一篇 : 昆仑万维成为北京市首批模型伙伴和投资伙伴
下一篇 :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