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防汛“安全堤” 点“靓”浦江滨水区 黄浦江中上游防洪能力和景观都将提升 热点聚焦

2023-06-19 20:13:08 新民晚报

梅雨一到,防汛能力再次面临考验,尤其是有上海“母亲河”之称的黄浦江。最新一份《黄浦江两岸(中上游)堤防与生态景观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显示,黄浦江中上游堤防防洪能力和景观都将进一步提升。


(相关资料图)

图说:黄浦江中上游堤防防洪能力和景观提升后的效果图  来源/上海市水务局

根据计划,有关工程将于今年8月底基本稳定设计方案,力争于9月底10月初动工,2025年汛期发挥防汛作用。待全部建好后,黄浦江中上游滨水一线不但防汛能力将进一步提升至100年一遇甚至1000年一遇标准,更将成为市民骑游漫步、休闲亲水的新去处;而水面船只上的人,进入这段水域后,通过江边防汛墙和景观就有这样一种感觉:到上海了。

图说:黄浦江中上游堤防防洪能力和景观提升后的效果图  来源/上海市水务局

《规划》已初步形成

这份《规划》是市水务局根据黄浦江目前防洪能力和市民建议,会同市规资局广泛调研后形成的。

上海的防汛,有千里海塘、千里江堤、区域除涝、城镇排水“四道防线”工程体系。其中,包括黄浦江防汛墙在内的千里江堤,承担着非常重要的防汛作用,但是,受潮汐、台风、暴雨和洪水多重灾害叠加影响,防洪潮形势较为严峻。尤其是黄浦江中上游,江面没有下游宽,当上游来水大而快时,防汛能力更是备受考验。2021年7月“烟花”台风期间,黄浦江中上游段实测水位创历史新高,局部岸段甚至发生了漫溢、越浪险情。

图说:上海市水务局局长史家明带队对黄浦江中上游防洪能力进行专题调研  新民晚报记者  罗水元  摄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事。”市水务局局长史家明介绍,“烟花”台风过后,市水务局就针对黄浦江防洪能力提升进行专题调研,以补齐城市防汛短板;同时,结合市民在骑游漫步、休闲亲水等方面的更高要求,在确保防洪安全“底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堤防工程复合功能,贯通江边岸线,让堤防工程生态更加良好,景观更加优美,也更为开放共享。

组合防洪体系功能更强

在确保安全“底线”上,《规划》创新提出了“河口挡潮闸+堤防”组合韧性防洪体系布局,以实现上游段100年一遇防洪标准,中游段1000年一遇防洪标准,解决上海应对气候变化难题。

在复合功能提升上,《规划》在黄浦江中上游沿岸形成“一江五岸段,双心八节点”的空间结构,灵活采用两级堤防、复合式堤防等堤防结构,使黄浦江滨水公共空间贯通和品质提升至“更生态、更优美、更具活力”程度。

图说:黄浦江中上游堤防防洪能力和景观提升后的效果图  来源/上海市水务局(下同)

与以往防汛墙不一样的是,新的两级或复合式堤防,是一个柔性隐形堤岸空间,其离江水较近也相对较低部位,将有类似于“亲水平台”一样的设置,便于市民在水位低时亲水活动;更高位置的防汛堤岸空间,有骑游漫步道等设施,可以满足市民骑行、漫步甚至微度假等需求。

与此同时,柔性隐形堤岸空间也将对生态进行更合理布局,如靠近堤防处,为防止绿化破坏堤防,将选种浅根性树种;远离堤防的地方,则选种具有较强抗风性,能够适应江边多风环境生长的植物。以充分保留原有植被为前提,在淘汰适生性差树种的同时,也将适当增加小规格的乡土树种来丰富植被,以构建稳定群落,形成地域特色。

而除了让岸上市民感觉更安全、更优美、更亲切、更可融入外,《规划》中的黄浦江中上游堤岸空间,还将融入包括两岸村落特色文化等在内的“上海元素”,让过往船只上的人感觉到防汛墙也是一道有文化的亮丽风景线,于舒心悦目中领略上海的魅力。

据了解,该份《规划》将进一步完善,有关设计方案预计于8月底基本稳定。

新民晚报记者 罗水元

上一篇 : 太原商铺投资回报率_怎样计算商铺投资回报率

下一篇 : 最后一页

x

相关推荐

精彩推送